董事長的話 >
董事長的話
董事長的話
2024年國際情勢面臨美中貿易與科技戰、俄烏及以巴戰爭等衝擊,致生活成本高漲,惟勞動市場穩健亦支持民間消費,加以AI與雲端應用需求暢旺,帶動相關產品成長力道,全球經濟表現呈高度韌性且持續溫和復甦。第一金控集團審慎因應景氣波動之衝擊,以穩健的經營策略,提升核心優勢與經營格局,兼顧量利風險,擴大業務綜效,並積極與投融資對象議合,促請其減碳轉型與永續發展,集團齊心協力再創獲利新高,合併淨收益721.19億元,稅後淨利為253.59億元,較前一年成長12.9%,資產規模增達4.70兆元,合併稅後ROE及ROA分別為9.82%及0.56%,稅後每股盈餘為1.81元。
有感於永續發展對企業經營的重要性,第一金控於2011年即成立「企業社會責任委員會」,於2022年更名為「永續發展委員會」,秉持「厚植誠信治理,邁向永續未來」之經營理念,將環境、社會與治理(Environmental, Social and Governance,下稱ESG)內化為企業文化,下設「公司治理」、「責任金融」、「永續金融商品與服務」、「員工照護」、「環境永續」及「社會參與」等六個跨公司之工作小組,並於子公司年度經營績效考核納入ESG績效指標,更提升永續發展委員會為董事會之功能性委員會,由3位獨立董事擔任委員,並設置永續長,持續推動永續發展進程。
而為因應氣候變遷對金融業造成之經營風險,第一金控依氣候變遷相關財務揭露專案小組(Task Force on Climate-Related Financial Disclosures, TCFD)發佈之「氣候相關財務揭露建議書」盤點和辨識氣候變遷對本集團營運活動造成之風險與機會,訂定減緩措施及短中長期目標,落實KPI成效追蹤,並針對氣候風險案例進行情境分析,將所造成的財務衝擊予以量化,出版2021~2024年氣候相關財務揭露(TCFD)報告書,且連續四年取得英國標準協會(BSI)「LEVEL-5+」最高等級查核聲明,並將氣候變遷風險評估結果及其抵減措施、執行情形呈報審計委員會及董事會,透過控管相關風險指標,將氣候風險管理融入業務流程,不斷調整業務策略,持續強化氣候治理。另配合IFRS永續揭露準則之導入,整合集團永續與財報資訊,以利於2026年度年報辦理S1、S2相關資訊揭露。
身為金管會永續金融先行者聯盟成員,第一金控戮力導入PCAF財務碳盤查及SBTi減碳路徑,金控及旗下子公司完成海內外全數營運據點溫室氣體盤查,且自2023年起遵循科學基礎減碳目標(SBT),以升溫控制在1.5℃情境下,訂定集團範疇一及範疇二總碳排放量每年須較基準年(2022年)減量4.85%之減碳目標,並加入「碳核算金融聯盟」(PCAF)及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SBTi),採用PCAF建議之方法學盤查範疇三投融資財務碳排放量,再依據盤查結果訂定重大投融資業務之短、中、長期減碳目標,已於2024年6月正式獲SBTi審查通過,並據以執行,同時建立投融資業務脫碳機制,針對煤炭開採之企業融資、興建燃煤電廠之專案融資(屬減碳轉型者除外外)及非典型油氣營收占比逾一定比重之企業融資案件,承諾不再承作新案或既有案件之增貸,預計2030年前部位歸零,且公開承諾不再新增投資於「無轉型計畫之高碳排企業」、「煤炭業務營收占比逾25%」及「非典型油氣業務營收占比逾10%」之企業,並已於2024年全面汰除此類企業之既有部位。
此外,本集團持續推動多項綠色融資貸款專案,支持產業低碳轉型,至2024年底國內外綠色融資業務累計核准金額達2,476.5億元,以企業環境績效指標改善情形為授信條件考量之「永續績效連結授信專案」累計承作478戶,累計核准金額達6,964億元,亦提供投入污染防治、綠色運輸、綠建築/綠色工廠、節約能源及資源等提升環境效益方案所需資金,另發行可持續發展金融債券及推出永續發展定期存款專案,將資金用於協助企業發展太陽能、風力發電建置等再生能源及社會住宅等授信案件,引導企業、投資人及存戶投入潔淨能源產業,朝2050淨零排放目標邁進;另第一管顧成功募集並管理三檔合計約7.8億元綠能基金,第一創投同時投資3.33億元,興建發電容量約47.6MW之太陽能電廠,上述計畫完成後,預計年減碳量約4.76萬公噸CO2e,約當122座大安森林公園年吸碳量。我們亦從自身做起,自2010年即組成「綠建築標章取得計畫」團隊,至2024年底已改造35處舊行舍取得內政部綠建築標章(含29處鑽石級、1處黃金級、1處銀級、1處銅級及3處合格級)以及2處新建大樓取得黃金級綠建築標章,海外倫敦分行大樓亦取得英國建築研究機構(BRE)PASS級綠建築標章,2024年總計所有綠建築大樓之年減碳量達2,963公噸CO2e。
而為響應政府推動環境友善及低碳城市之目標,第一金控2024年已累計建置25處太陽能分行,合計年減碳量為148.76公噸CO2e;且自2015年迄今購買綠電、碳權及再生能源憑證合計1,486.7萬度,並訂定2025年度生產且使用再生能源達250MWh之目標,持續增加使用再生能源之比重。萬華、華山及長安等三處分行大樓之「太陽能發電暨雨水回收生態水培綠屋頂」為結合太陽能發電、雨水回收及魚菜共生系統之零碳農場,其中萬華分行取得環保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為金融業唯一獲環境教育設施場所認證,並獲選為監察院社會福利及衛生環境委員會暨環境部指定參訪之環境教育場館,推出多個結合金融業核心職能之環境教育課程;2024年針對企業、政府機關及學校等辦理41場次環境教育訓練,共計1,321人次參與;另提供「都市危險及老舊建築物加速重建」優惠貸款專案,促進危老建物更新重建,至2024年底累計已辦理262件都市更新案,核准金額2,330.82億元,其中164件取得銀級以上綠建築標章,受益家戶數達4,903戶。
另為呼應聯合國對脆弱族群及偏鄉地區提供金融服務之永續發展目標,第一金控積極推動普惠金融,擴大對國內中小企業之融資服務,2024年底中小企業放款餘額9,605.7億元,市占率連續15年居國銀首位,亦持續支持「小微企業」、「青年創業及啟動金貸款」、「企業小頭家貸款」及「微型創業鳳凰貸款」共計承作13,285戶;線上申貸平台「微企e時貸」,讓小微企業能快速取得創業及營運週轉金,2024年共受理5,621件申請案件。且為照護高齡化社會,除提供「e-First智能理財」退休理財規劃服務外,2024年安養信託業務累積高齡者及身心障礙族群信託資產達334.54億元,「以房養老貸款」承作215件,核准金額約15.95億元。
在金融創新方面,持續推廣開公股銀行先例之「消費碳足跡查詢」服務,消費者可透過iLeo APP查詢每月信用卡刷卡交易所產生的碳排放量,並優化「ESG永續應用地圖查詢工具」,提供多種環境變遷資訊模擬,讓使用者了解災害風險潛勢與環境敏感區資訊,有助於ESG決策與風險管理。另第一銀行「iLEO數位帳戶」至2024年底已突破191萬用戶,為國內第四大數位帳戶,「iLEO APP」亦累計下載149萬人次,年增率35.5%。此外,銀行即平台(BaaP)模式亦見成熟,於iLEO APP上推出「第e好生活」(旅遊、租屋、綠色消費及慈善等生活場景專區),2023年11月上線至2024年底已累積造訪逾20萬次。
第一金控積極建構性別平等友善之工作制度與職場環境,女性員工占比及女性主管平均薪酬均高於男性,且為完善母性健康職場,除提高員工生育補助至第三胎25萬元外,並提供優於法令規定之產(檢)假及陪產(檢)假,女性同仁接受侵入性人工生育治療者可申請全額給薪之「人工好孕假」2日,實現「幸福職場」之經營願景,連續二年獲勞動部職業安全署評選為《健康勞動力永續領航企業》,並獲亞洲人力資源雜誌《HR Asia》「亞洲最佳企業雇主獎」。
第一金控結合集團資源與員工,積極從事公益活動,2024年投入逾1.3億元補助弱勢學童與團體、體育人才培育、食物銀行及藝文人士展演平台等,並針對高齡者、青年、婦女、弱勢族群及中小企業等推出多元普惠金融商品,發行世界卡、里仁卡、綠活卡、宜蘭卡及桃園卡等綠色及公益信用卡,依刷卡金額之一定比率捐贈回饋金從事環境保育及社會公益活動,鼓勵卡友永續消費,累計捐贈金額達8.13億元,並因推動ESG成效亮眼而囊括多項國內外重要ESG獎項,包括持續獲選納入DJSI、富時及MSCI世界三大永續性指數成分股,十度獲台灣證券交易所公司治理評鑑「上市組排名前5%」及行政院國家永續發展委員會「113年國家永續發展獎(企業類)」,亦獲環境部第六屆「國家企業環保獎」,為國內唯一連續六年獲獎之企業。另第一銀行除獲金管會「第2屆永續金融評鑑」排名前25%銀行業者,並連續三年獲金管會「公平待客原則評核排名前25%」,第一金證券亦獲金管會「第2屆永續金融評鑑」排名前25%證券業者,第一金人壽則連續兩年獲「公平待客原則評核排名前26~50%」,深化公平待客、誠信之企業文化。
展望2025年,本集團將秉持穩健經營與創新佈局的發展目標,致力調整集團獲利結構,強化數位發展,並掌握金融市場脈動,落實子公司間資訊、業務與通路的整合,以集團力量創造整合價值,更將經營核心融入ESG之實踐,掌握綠色金融商機,攜手供應鏈、客戶及股東加速永續轉型,創造永續共榮新金融生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