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群面  >
普惠金融商品與服務
 
 
普惠金融商品與服務
 
普惠金融商品與服務
為呼應聯合國推廣普惠金融對微型企業、低收入戶、偏遠地區民眾、弱勢女性、青年、高齡銀髮及身心障礙族群提供基本金融服務之永續發展目標,第一金控持續推展各項商品及服務,協助各種弱勢族群取得資金及金融服務之管道。
 
 單位:戶數/筆數
 
除致力於提供各族群友善且公平的金融商品與服務外,第一金控更積極結合核心業務,提供多元化且免費之非財務性支持,如輔助訓練及講座,以及相關誘因鼓勵弱勢族群使用金融商品與服務,以善盡金融業之社會責任。
 
■ 第一金控非財務性支持之社會影響力指標
 
金融或數位素養訓練
・偏鄉地區: 第一金證券每年走入偏鄉,提供金融資源不足地區之民眾金融科技訓練,並免費提供其理財健檢服務,2023年前進雲林縣西螺鎮、雲林縣北港鎮、彰化縣和美鎮、苗栗縣竹南鎮及高雄市旗山區,共提供202名客戶金融資訊及金融科技訓練。
・青年族群: 為鼓勵青年學子致力於學術研究與金融創新,舉辦「金融創新與永續金融研究報告獎」,並邀請國內各領域專家學者與銀行副總經理組成評審小組,頒發優等獎及佳作獎共16個獎項,積極透過產學交流將永續及創新價值深植學術層級。
 
金融友善服務措施
・偏鄉地區: 積極於柬埔寨及越南等開發中國家及最低度開發國家開發行動網銀APP,另加入當地Bakong區塊鏈系統,提高民眾收付效率及安全性,促進普惠金融。
・青年族群: 針對青年族群開發之iLEO數位帳戶,藉由活潑可愛且簡單易懂的介面設計,並提供小額度且高活期存款利率優惠,存款金額新臺幣100元至12萬元(含)享有2%高利活儲,且採每月付息方式,鼓勵養成青年族群儲蓄習慣。
・身心障礙族群: 第一銀行各營業單位皆已提供「無障礙服務櫃檯」、「服務鈴」及「無障礙坡道」等友善環境與設施,並於營業廳內安排迎賓專員,協助引導身心障礙人士辦理各項金融業務,且設有「匯(利)率看板」及「電子布告欄」,提供即時匯(利)率及業務收費標準公告等資訊,增加身心障礙族群辦理儲蓄服務之便利性。
・外籍人士:
A. 提供友善金融服務,讓不同文化、國籍的客戶皆能體驗親切、有溫度的金融專業服務,截至2023年12月止,銀行已完成建置87家雙語分行,其中12家為「中、英、日三語皆通」之服務分行,每年增設25家雙語分行,預計在2027年底前完成雙語化完全覆蓋國內187家分行。
B. 為營造對移工、新移民、觀光族群之友善環境及配合金管會新增「多國語言ATM比率」之普惠金融衡量指標,於外籍人士常用ATM交易,包括:國際卡之提款、預借現金及餘額查詢交易,及國內卡之提款、存款、預借現金、轉帳、餘額查詢及密碼變更功能,擴增日語、越南語、印尼語及泰國語四種語言操作介面,以強化與東南亞國家交流,營造對外國人士友善環境,致力於金融服務國際化。
 
技術協助
・微型企業、較為弱勢女性: 第一銀行與財團法人工業技術研究院(下稱工研院)合作,由工研院協助企業針對專利、技術、商情等輔導,銀行配合辦理技術或智慧財產權融資貸款或其他融資貸款。另長期與勞動力發展署配合扶植微型企業,勞動部設有專門顧問為微型創業、女性創業家,進行貸前/貸後之經營、顧問諮詢與服務。此外,銀行亦與台灣中小企業聯合輔導基金會合作,每年共同舉辦提升中小企業財務競爭力輔導計劃研討會,邀請產經專家或企業主,針對產業面、經濟面、技術面給予輔導服務,與企業雙向溝通。
 
商業管理工具或訓練
・微型企業: 配合政府協助中小/微型企業發展政策,與財團法人台灣中小企業聯合輔導基金會合作,提供中小/微型企業客戶財務健檢與診斷輔導服務,以提升中小/微型企業客戶財務體質及完善其財務規劃,2023年共計提供50家中小/微型企業財務健檢與診斷輔導服務;每年舉辦企業講座,提供中小/微型企業總體經濟及產業脈動趨勢分析,協助企業主培養商業洞察力,2023年共計舉辦5場講座。
・微型企業、低收入戶、偏遠地區族群、較為弱勢女性: 透過「小粉獅日常」部落格,提供商業管理、投資理財、產業趨勢、金融知識等專業文章,並於「第e好康」臉書粉絲專頁規劃「1分鐘理財知識+」專欄,協助欲創業之青年隨時隨地增進專業職能,提升創業成功機率。